黄疸怎么退的快? 黄疸的中医治疗经验方

admin 儿科 2020-03-12 536 0


[[]

  黄疸因多种原因使胆汁不能正常排泄所致,轻者出现巩膜黄染,重者全身皮肤发黄,小便黄如浓茶色。那么,黄疸怎么退的快?今天,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黄疸的中医治疗经验方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

黄疸的中医治疗经验方

  疫毒发黄型黄疸

  症状:身目黄染,迅速加深,色泽鲜明,腹胀满闷,高热口渴,甚或烦躁易怒,神志不清,齿鼻衄血,斑疹隐隐,苔黄干燥,舌质红绛,脉细弦或弦细数。

  病因病机:疫毒热炽,内扰于胆,胆汁排泄不畅;邪陷心包,迫血妄行。

  治则治法:清营凉血。

  方药:犀角散加减。水牛角(先煎)15~30g。黄连3g,升麻9g,栀子9g,茵陈(后下)15g,大黄9g,生地黄15g,牡丹皮12g,赤芍12g,紫草9g。加减:烦躁不安,神志不清,加服安宫牛黄丸,或至宝丹以清营凉血开窍;风动抽搐,加服羚羊角粉(冲服)0.6g,或紫雪丹以凉血息风;齿鼻衄血者,加白茅根15g,茜草9g,仙鹤草12g以凉血止血;腹部胀满,尿少不利,加马鞭草9g,车前草15g,瞿麦15g以利水消肿。

  湿重于热型黄疸

  症状:面目发黄。继之全身黄染,颜色鲜明,黄色如橘子色。头身困重,大便溏薄,腹胀脘闷,口淡不渴,苔薄白或自腻,脉濡数。

  病因病机:湿遏热伏,困阻中焦,胆汁不循常道。

  治则治法:利湿解热。

  方药:茵陈五苓散加减。茵陈五苓散:茵陈(后下)15g,桂枝9g,猪苓12g,泽泻9g,白术10g,茯苓15g。加减:腹胀脘痞者,加厚朴9g,香附9g,砂仁(后下)6g以化湿理气;胁肋疼痛,加川楝子9g,延胡索9g以理气止痛;便秘者,加芒硝(冲服)12g,枳实9g以行气通便;发热者,加金银花9g,连翘15g以清热解毒;恶心呕吐者,加陈皮9g,半夏6g以化湿和胃;纳呆者,加鸡内金6g,山楂12g以醒脾健胃。

  热重于湿型黄疸

  症状:面目发黄。继之全身黄染,颜色鲜明,黄色如橘子色。发热,烦渴,尿少,便结,苔黄腻,脉弦数。

  病因病机:湿热熏蒸,困遏脾胃,壅滞肝胆,胆汁泛溢。

  治则治法:清热利湿。

  方药:茵陈汤加减茵陈汤:菌陈(后下)15g,栀子9g,大黄9g。加减:腹胀脘痞者,加厚朴9g,香附9g,砂仁(后下)6g以化湿理气;胁肋疼痛,加川楝子9g,延胡索9g以理气止痛;便秘者,加芒硝(冲服)12g,枳实9g以行气通便;发热者,加金银花9g,连翘15g以清热解毒;恶心呕吐者,加陈皮9g,半夏6g以化湿和胃;纳呆者,加鸡内金6g,山楂12g以醒脾健胃。

  寒湿发黄型黄疸

  症状:黄色晦暗,欠光泽,腹胀脘闷,乏力便溏,神疲畏寒,舌质淡胖,苔薄白或腻,脉濡缓。

  病因病机:寒湿困脾,阳气受遏,胆汁不循常道;脾运失健,气血生化不足。

  治则治法:温化寒湿。

  方药:茵陈术附汤加减。茵陈(后下)15g,附子(先煎)6g,干姜9g,白术12g,甘草9g,茯苓15g,泽泻9g,车前子(包煎)15g,猪苓12g。加减:腹胀脘闷,泛恶,舌苔厚腻,加厚朴9g,广藿香9g,紫苏梗9g以行气化湿;胁肋隐痛作胀者,加柴胡9g,郁金9g,香附9g以疏肝理气。

  胆郁发黄型黄疸

  症状:身目发黄,色鲜明,常突然出现;伴两胁疼痛,牵及背部,或伴有怕冷发热,恶心呕吐,大便呈陶土色,小便色赤;或疼痛如钻顶状,时作时止,呕吐蛔虫;苔黄厚,脉弦数。

  病因病机:虫石阻塞胆道,肝胆气机郁滞,胆汁排泄不畅,胃气上逆。

  治则治法:疏肝利胆。

  方药:柴胡疏肝汤加减。柴胡9g,赤芍12g,陈皮9g,枳壳9g,川芎9g,香附9g,郁金9g,茵陈(后下)15g,金钱草15g,虎杖15g,甘草6g。加减:疼痛明显者,加川楝子9g,延胡索9g以理气止痛;呕吐蛔虫者,加乌梅12g,黄连3g,细辛3g以等安蛔止痛;恶心呕吐者,加黄连3g,竹茹9g,姜半夏6g以和胃止逆。

  瘀血发黄型黄疸

  症状:身目发黄,面色晦暗,胁肋痞块,身体消瘦,午后低热,齿鼻衄血,舌质紫暗或有瘀斑,脉沉细涩。

  病因病机:病程日久,瘀血阻络,胆汁外滋。阻滞气机,消灼真阴,迫血妄行。

  治则治法:活血化瘀。

  方药:血府逐瘀汤加减。当归12g,生地黄15g,桃仁9g,红花6g,枳壳9g,赤芍12g,柴胡9g,甘草9g,川芎9g,大黄9g。加减:胁肋痞块疼痛者,加鳖甲(先煎)24g,莪术12g以活血软坚;午后低热者,加青蒿(后下)12g,银柴胡9g,龟甲(先煎)24g以养阴清热;口干欲饮,苔黄脉数,加水牛角(先煎)15g,牡丹皮12g,丹参15g,茵陈(后下)15g以化瘀清热。

  肾虚湿抟型黄疸

  治疗方法:治女劳疸方。

  病因病机:因房事后为水湿所摶。

  证候表现:故额黑身黄,小腹满急,小便不利。

  处方:以大麦一撮,同活石、石膏末各一钱煎服。

  出处:《丹溪心法》·卷之三(卷)·疸(篇)

  原文:女劳疸,因房事后为水湿所摶,故额黑身黄,小腹满急,小便不利,以大麦一撮,同活石、石膏末各一钱煎服。

  湿热留恋型黄疸

  治疗方法:茵陈四苓散加减。

  证候表现:脘痞腹胀,胁肋隐痛,饮食减少,口中干苦,小便黄赤,苔腻,脉濡数

  病因病机:湿热留恋,余邪未清

  治则治法:清热利湿

  方用:茵陈四苓散加减

  出处:《中医内科学》·第四章肝胆病证(卷)·第二节黄疸(篇)

  原文:湿热留恋证脘痞腹胀,胁肋隐痛,饮食减少,口中干苦,小便黄赤,苔腻,脉濡数。证机概要:湿热留恋,余邪未清。治法:清热利湿。代表方:茵陈四苓散加减。常用药:茵陈、黄芩、黄柏清热化湿;茯苓、泽泻、车前草淡渗分利;苍术、苏梗、陈皮化湿行气宽中。

  肝脾不调型黄疸

  治疗方法: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加减。

  证候表现:脘腹痞闷,肢倦乏力,胁肋隐痛不适,饮食欠香,大便不调,舌苔薄白,脉来细弦

  病因病机:肝脾不调,疏运失职

  治则治法:调和肝脾,理气助运

  方用: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加减

  出处:《中医内科学》·第四章肝胆病证(卷)·第二节黄疸(篇)

  原文:肝脾不调证脘腹痞闷,肢倦乏力,胁肋隐痛不适,饮食欠香,大便不调,舌苔薄白,脉来细弦。证机概要:肝脾不调,疏运失职。治法:调和肝脾,理气助运。代表方: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加减。前方偏重于疏肝理气,用于肝脾气滞者;后方偏重于调养肝脾,用于肝血不足,脾气亏虚者。常用药:当归、白芍、柴胡、枳壳、香附、郁金养血疏肝;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山药益气健脾;陈皮、山楂、麦芽理气助运。

  气滞血瘀型黄疸

  治疗方法:逍遥散合鳖甲煎丸。

  证候表现:胁下结块,隐痛、刺痛不适,胸胁胀闷,面颈部见有赤丝红纹,舌有紫斑或紫点,脉涩。

  病因病机:气滞血瘀,积块留着

  治则治法:疏肝理气,活血化瘀

  方用:逍遥散合鳖甲煎丸

  出处:《中医内科学》·第四章肝胆病证(卷)·第二节黄疸(篇)

  原文:气滞血瘀证胁下结块,隐痛、刺痛不适,胸胁胀闷,面颈部见有赤丝红纹,舌有紫斑或紫点,脉涩。证机概要:气滞血瘀,积块留着。治法:疏肝理气,活血化瘀。代表方:逍遥散合鳖甲煎丸。常用药:柴胡、枳壳、香附疏肝理气;当归、赤芍、丹参、桃仁、莪术活血化瘀。并服鳖甲煎丸,以软坚消积。

  以上就是黄疸的中医治疗经验方的相关介绍了,希望可以帮到你!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黄疸的偏方请继续关注本站



[/LoginShow][wechatfansend]

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评论

热门文章

本站会员尊享VIP特权,现在就加入我们吧!登录注册×
»
会员登录
新用户注册
×
会员注册
已有账号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