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的人生养生诗



[[]

白居易自幼“敏悟过人”,五岁开始学诗,九岁便懂音韵。白居易自小体弱多病,十八岁那年他在《病中作》一诗中写道:“久为劳生事,不学摄生道。年少已多病,此身岂堪老。”从此,他注意自我调摄,自我保健。取字为“乐天”的他,不忧病患,乐观进取,尽管仕途多舛,但仍怡然自乐。随着年龄增长,白发满头,牙齿脱落,他写了《叹老三首》,其中不无伤感。但毕竟是乐天性格,他转而又写了《自觉二首》,“始知年与貌,衰盛随忧乐。畏老老转逼,忧病病弥缚。不畏复不忧,是除老病药。”老,是自然规律;病,亦难完全避免。怕老,老得更快;忧病,病得更重。如果能不怕老,不忧病,恰恰是治衰老疾病之良药。

白居易

不畏老 不忧病

六十八岁那年,白居易患了风瘅症,病瘫在床,但他依然心情开朗,一连写了十五首病中诗。在《枕上作》诗中自问自答:“若问乐天忧病否?乐天知命了无忧!”《病中五绝句》中说得更透彻:“世间生老病相随,此事心中久自知。今日行年将七十,犹须惭愧病来迟。”又说:“方寸成灰鬓作丝,假如强健亦何为。家中忧累身无事,正是安闲好病时。”疾病既来之则安之,顺其自然,不背包袱,静心养病。其中第四首绝句更堪称醒世名言:“目昏思寝即安眠,足软何妨便坐禅。身作医王心是药,不劳和扁到门前。”病了就好好休息,自我调气养神,这本身也是一种医疗,而心情是最好的药,不必劳请医和、扁鹊(两位都是古代名医)。当然,患了病需要延医服药,但是病人自己的心情对治病很有关系,心药是最好的灵药,心情忧郁恐惧,那么最好的医药也起不到疗效。所以古人有道:“无价之药,英名之医,往往取诸于自身。”白居易可算是掌握了个中三味,良好的心情使他转危而安,带病延寿。

心平气和 知足常乐

在不畏老、不忧病的同时,白居易注重保持“气和心平”,他从多次发病中体会到,心中气不顺,身体就要发病。在《病气》一诗中写道:“自知气发每因情,情在何由气得平。若问病根深与浅,此身应与病齐生。”寻到了这个病根,他就对症下药,心平气和,知足常乐。他在《寄同病者》一诗中说:“或有终老者,沉贱如泥沙。或有始壮者,飘忽如风花。穷饿与夭促,不如我者多。以此反自慰,常得心平和。寄言同病者,迥叹且为歌。”人老切忌患得患失,常以白居易此歌自慰自乐,确是长寿灵药。

白居易还写了《逍遥吟》、《知足吟》等养心诗篇,无愧于“乐天”称号。养得平和心,心理常年轻,虽以多病之身,却享寿七十五岁,超过了当时人们向往的“古稀之年”。??



[/LoginShow][wechatfansend]

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评论

热门文章

本站会员尊享VIP特权,现在就加入我们吧!登录注册×
»
会员登录
新用户注册
×
会员注册
已有账号
×